雨花石网  > 所属分类  >  矿物晶体   
[1] 评论[0] 编辑

玛瑙

    
玛瑙孔洞中迷你的玛瑙
玛瑙是一种隐晶质硅质岩石,主要由玉髓以及少量蛋白石、斜硅石和微晶石英等组成。其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,质地坚硬细腻、色彩鲜艳多样、纹理交错、造型千姿百态,是一种平凡而美丽的宝石。玛瑙以纹带构造为特征,其内部纹带花纹和化学组成呈韵律性变化,并在不同观察尺度表征出来。因此,玛瑙也被定义为条带状玉髓。然而,多数玛瑙实际上是由纤维状玉髓、同心环带状玉髓、水平条带状玉髓、微晶石英和自形石英晶体等组成,它们的相对含量与玛瑙的产地和形成过程密切相关。[1]
18, 69, 168, 242, 86, 245, 45, 25, 236, 180, 77, 157, 73, 187, 214, 232, 64, 131, 9, 146, 58, 47, 191,
    玛瑙中的主要矿物相为玉髓,同时混有蛋白石、显晶-微晶石英和斜硅石,以及少量方解石、白云石、絹云母、黄铁矿、赤铁矿、褐铁矿和针铁矿等副矿物(毛立音,2006)。自然界中玛瑙在各种岩石中均有出现,但是主要产于火山喷出岩,只有少量产于沉积岩。

181, 149, 85, 171, 128, 103, 238, 159, 225, 234, 14, 200, 138, 205, 127, 50, 186,


简介/玛瑙[石头种类] 

玛瑙也作码瑙、马瑙、马脑等,是玉髓类矿物的一种,经常是混有蛋白石和隐晶质石英的纹带状块体,硬度6.5-7度,比重2.65,色彩相当有层次。有半透明或不透明的。原形态三方晶系。常呈致密块状而形成各种构造,如乳房状、葡萄状、结核状等,常见的为同心圆构造。具有不同颜色构成的玉髓,通常有,绿、红、黄、褐,白等多种颜色。按图案和杂质可分为缟玛瑙、缠丝玛瑙、苔玛瑙、城堡玛瑙等。常用作玩物、观赏物、饰物或玩赏物。古代陪葬物中常可见到成串的玛瑙球。

108, 106, 148, 56, 15, 250, 62, 151, 26, 243, 57, 172, 66, 197, 223, 228, 63, 19, 70, 126, 164, 212,

种类

140, 185, 177, 8, 90, 96, 190, 184, 113, 162, 217, 84

玛瑙种类很多,有象形图纹玛瑙(玛瑙天然图案、玛瑙画面石、象形切片、图纹玛瑙、水草玛瑙、海洋玉髓、风景玛瑙、图案玛瑙、影子玛瑙等总称)、南红玛瑙、战国红玛瑙、冰糖玛瑙、北红玛瑙、绿玛瑙、紫绿玛瑙、盐源玛瑙、缠丝玛瑙、火玛瑙、戈壁玛瑙、葡萄玛瑙、狼血玛瑙、新疆和田玛瑙籽料、虫玛瑙等。[2] 194, 201, 174, 117, 99, 137, 6, 12, 153, 213, 206, 93, 249, 33, 28, 120, 95, 37, 4, 55, 237, 102, 196,

形状


呈不规则块状,近扁圆形、圆柱形(为加工工艺品的多余部分)。红色、橙红色至深红色及乳白色、灰白色。条痕白色。半透明。表面平坦光滑,玻璃光泽;有的较凹凸不平,蜡状光泽。体轻,质硬而脆,易击碎,断面可见到以受力点为圆心的同心圆波纹,似贝壳状。具锋利棱角,可刻划玻璃并留下划痕。无臭,味淡。迅速磨擦不易热。以质坚、色红、透明者为佳。常呈致密块状而形成各种构造,如乳房状、葡萄状、结核状等,常见的为同心圆构造。颜色不 一,视其所含杂质种类及多寡而定,通常呈条带状、同心环状、云雾状或树枝状分布,以白色、灰色、棕色和红棕色为最常见,黑色、蓝色及其他颜色亦有。条痕白色或近白色。蜡状光泽,半透明至透明。贝壳状断口。摩氏硬度7,密度2.6-2.7g/cm³。 194, 201, 174, 117, 99, 137, 6, 12, 153, 213, 206, 93, 249, 33, 28, 120, 95, 37, 4, 55, 237, 102, 196,

名字来历

古代蒙古人看到玛瑙的颜色和美丽的花纹很像马的脑子,就以为它是由马脑变成的石头,所以梵语称它为“马脑”。 194, 201, 174, 117, 99, 137, 6, 12, 153, 213, 206, 93, 249, 33, 28, 120, 95, 37, 4, 55, 237, 102, 196,
181, 149, 85, 171, 128, 103, 238, 159, 225, 234, 14, 200, 138, 205, 127, 50, 186,


”还有说法称,三国时期曹丕同父亲曹操北征乌桓,当地的人进贡玛瑙酒杯一只,曹丕见酒杯红似飞霞,晶莹剔透,便挥笔写下《马脑勒赋》,并在序中说:“马脑,玉属也,出西域,文理交错,有似马脑,故其方人固以名之。或以系颈,或以饰勒。余有斯勒,美而赋之。命陈琳、王粲并作。”“玛瑙”早期被书写成“马脑”,最早见于后汉安世高所译的《阿那邠邸七子经》一书。南北朝时鸠摩罗什译《妙法莲华经》称:“马脑,梵云遏湿摩揭婆”、“色如马脑,故从彼名”。唐代高僧慧琳著《一切经音义》解释称:“‘阿湿缚’(Asmar-)者,此云‘马’也,‘揭波’者(-garbha),脑也。

140, 185, 177, 8, 90, 96, 190, 184, 113, 162, 217, 84

有学者分析认为:说玛瑙出自西域,是因为当时我国所开采者数量有限,大多来自西域、印度、波斯、日本等国的贡品,这些贡品常常是人们认识这种宝贝的重要途径。自佛经传入中国后,翻译人员考虑到“马脑属玉石类”,于是巧妙地译成“玛瑙”。由于佛教传入中国,对中华文化产生深远影响,“琼”和“赤玉”等名字也逐渐被“玛瑙”所替代。 158, 227, 139, 111, 91, 23, 253, 147, 170, 226, 97, 39, 155, 79, 247, 215, 233, 218, 118, 175, 32, 135,

化学成份

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,由于与水化二氧化硅(硅酸)交替而常重复成层。因其夹杂氧化金属,颜色可从极淡色以至暗色。用铁、钴、镍等盐类,任它们自然渗透于硅酸凝胶中,能人工制成"玛瑙",天然玛瑙可能亦是在相似情形下生成的。[3] 18, 69, 168, 242, 86, 245, 45, 25, 236, 180, 77, 157, 73, 187, 214, 232, 64, 131, 9, 146, 58, 47, 191,

形成过程

玛瑙的历史十分遥远,大约在一亿年以前,地下岩浆由于地壳的变动而大量喷出,熔岩冷却时,蒸气和其他气体形成气泡。气泡在岩石冻结时被封起来而形成许多洞孔。很久以后,洞孔浸入含有二氧化硅的溶液凝结成硅胶。含铁岩石的可熔成份进入硅胶,最后二氧化硅结晶为玛瑙。[4] 140, 185, 177, 8, 90, 96, 190, 184, 113, 162, 217, 84

分布范围

世界上玛瑙著名产地有:中国、印度、巴西、马达加斯加、美国、埃及、澳大利亚、墨西哥等国。墨西哥、美国和纳米比亚还产有花边状纹带的玛瑙,称为“花边玛瑙”。美国黄石公园、怀俄明州及蒙大拿州还产有“风景玛瑙”。我国玛瑙产地分布也很广泛,几乎各省都有,著名产地有:云南、黑龙江逊克、辽宁、河北、新疆、宁夏、内蒙古等。

182, 229, 67, 183, 188, 222, 107, 248, 244, 156, 88, 246, 240, 13, 211, 49, 144, 40, 21, 130, 179, 202,

学术研究

东北作家唐伟依循章鸿钊先生和氏璧材质可能为玛瑙的说法,并比照《韩非子》一文提到的四大特征,提出和氏璧的“绿玛瑙说,即和氏璧是一块珍稀罕见的夹胎草绿玛瑙。

194, 201, 174, 117, 99, 137, 6, 12, 153, 213, 206, 93, 249, 33, 28, 120, 95, 37, 4, 55, 237, 102, 196,



附件列表


1

词条内容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
(尤其在法律、医学等领域),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

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,请 编辑

上一篇 石英类雨花石    下一篇 碧玉类雨花石

标签

暂无标签

参考资料

[1].  玛瑙的结构、水含量和成因机制 陶明,徐海军   
[2].  才文博, 田军. 玛瑙的分类[J].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, 2000(4):29-31.   
[3].  陶明, 徐海军. 玛瑙的结构、水含量和成因机制[J]. 岩石矿物学杂志, 2016, 35(2):333-   
[4].  毛立音. 玛瑙颜色和纹环带形成的机理[J]. 资源环境与工程, 2006, 20(2):126-128.   

同义词

暂无同义词